第51个“世界标准日”期间,上海市首部标准化工作白皮书正式发布。
《上海市标准化工作白皮书(2020年)》以“数读上海标准化”+1份“综合报告”+9份“专题报告”+14项“标准化实践”的形式,生动展示了近年来上海市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成效。
1个全国首创
2019年7月25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全票通过《上海市标准化条例》,这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后全国首部修订发布的地方性法规,为全国地方标准化管理工作提供了“上海样板”。
1个历届之最
2019年10月,第83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大会在上海成功举办。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发来贺信,引发热烈反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国务委员王勇出席并致辞。共有来自IEC的97个技术委员会(TC)和分技术委员会(SC)、102个国家和地区的3824名代表注册参会,召开近900场会议,推动1000余项电工电子领域国际标准制修订。参会人数、会议场次均为历届IEC大会之最。
2个全国率先
2019年10月,上海在全国率先建立地方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工作制度,并通过《上海市标准化条例》明确了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制定范围、性质和有效期,为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区人民政府统一技术管理提供了制度支撑。
在全国率先开展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商品条码“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并纳入上海市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2019年,共出动执法人员近700人次,检查企业标准440余件,检查团体标准15件,检查商品条码527家次,有力促进了标准的合规性及商品条码使用的规范性。
3个全国第二
2019年,上海企事业单位牵头制修订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13项,约占全国总数的10%,位列全国第二,主要集中在中医药、船舶与海洋技术、纺织产品等领域。
2019年,上海共有671家单位参与806项国家标准制修订。其中,主导国家标准制修订191项,位列全国第二位,主要集中在安全、信息、服务、材料、能效等制造业及相关领域。
截至2019年底,上海承担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分技术委员会(TC/SC)秘书处共116个,占全国总数的8.8%。其中,承担TC秘书处40个,位列全国第二。
“1+3”区域协同体系
在国家标准委的指导和支持下,上海会同浙江、江苏、安徽三地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国际标准化长三角协作平台,成为全国首个国际标准化区域协作平台。2019年,一市三省共同建立长三角标准一体化工作制度,聚焦旅游、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共同发布3项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初步形成长三角标准一体化工作格局。
13人(次)获得殊荣
截至2019年底,上海共有1名专家获得ISO杰出成就奖,3名专家获得中国标准化创新贡献奖个人奖,9名(次)专家获得IEC1906奖,为打造国际标准化高地提供了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54项“领跑”标准
上海全面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以先进标准引领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截至2019年底,共发布领跑企业标准54项,其中近一半标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