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标准资讯

在实践中培养标准化人才

来源: 《学习标准化》知识库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7-24      点击量:

      标准化来自于实践,从理论到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在提高后规范,在规范后推广,这是标准化工作者的一般工作程序,培养运用标准化方法与理念等各项能力依靠实践,来自于实践。那怎么在实践培养呢?

      如果您本身就在企业或技术机构工作,平时多加留意与标准有关的事项,善于按照标准化的程序工作,善于运用标准,熟练应用标准。标准化工作不是空想出来的,应至少有三五年企业生产、产品检验或专业研究等使用标准的工作环境和经验,然后再从事高一层面的标准化工作较为合适。若您已错过了这些,或仍不满足于这些,提早准备、认真学习、研究与实践ISO9001是一条捷径,最快捷的方法就是通过相关审核员考试,以在认证审核机构挂单的形式,开展一些认证审核或咨询,在实践中运用标准,只有运用标准才能找到感觉,这是运用标准化方法,形成标准化理念的开始。

      广泛开展和运作标准化活动是实战的最好平台和基础。首先,要学会使用GB/T1.1制定标准,这是一个实践基础,结合自已的工作,人人都可以参与,随时都可以进行。当然还包括积极参与标准化政策、标准化合作交流、标准化宣贯培训等活动,参与国家及省TC/SC/wG活动,参与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参与标准化良好行为体系建立,采用国际标准,技术性贸易措施平台建设及应对机制建设等,有利于全面地熟悉各类标准化活动,丰富标准化工作内涵。

      积极参加有关的培训,加强与外界的交流是很好的途径。技术只有互相切磋才能取长补短,如果不交流、不培训,能力很难提升,有时甚至做错了自己还未意识到。国际上著名的公司均将培训作为人才成长的重要手段。我们应有主动参与培训的意识,这是一个人提高的关键环节。当然,在时下培训机构满天飞的时代,这涉及对培训供应商的标准化管理,培训的选择与效果也是值得高度注意的。对标准化工作者来讲,对宏观标准化工作者和中观标准化工作者接受意识培训,新技术、新政策、新知识的培训很重要。对微观标准化工作者主要是技能方面的应用培训及宏观政策培训。

      另外,应加强对标准化领域的典型案例的挖掘、加工、整理、推广及教育,标准化人才应有意识地参与案例的学习与研究,这是人才成长的快速通道,国际上很多年轻的成功人士,均采取案例教育快速成长。同时,应加强对企业标准化从业人员传统文化教育和国际规则运行机制教育,开拓视野,拓展知识面,树立宏观与微观结合性思维。

      当然,在实践中标准化的传帮带也是人才成长的一个关键,要营造传帮带的氛围。中国有句古话“一木独秀不是春”。经验丰富的人带初学者是一种义务,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因为事业要传承,自身也要提高,传帮带也是促进自我提高的基础。知识只有共享,才能促进自己进步,才有共同提高。

      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标准化人才的最终目标应立足成为主导国进而能够经营国际组织的科学家,牢牢把握产业发展的规则制定制定权和主导权,为国家、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做出更大贡献,这才是实施标战略的根本所在。标准化实践有很多种途径,探索不同的方式方法应结合自身所处的环本实践包括很多,在平时工作中,跟踪、学习、研究、运用标准的各个所是最基础的,如果没有这些作为基础,有时很难参与其他重大活动就谈不上进入较高的角色。对于一个人而言,标准的应用与实践是一段长的过程,这也与每个人的勤奋与悟性有关,但只要你努力实践,一定有收获,一定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标准化人才。